Rufus下载与使用指南:制作Windows/Linux启动盘 – wiki基地

Rufus下载与使用指南:轻松制作Windows/Linux启动盘

在数字时代,操作系统是我们与计算机交互的桥梁。无论是重装系统、升级、修复故障,还是想体验不同的操作系统(如Linux发行版),一个可靠的启动盘都至关重要。Rufus,这款小巧、免费且功能强大的开源工具,正是为此而生。它以其极高的制作速度和广泛的兼容性,成为了全球无数技术爱好者和普通用户的首选启动盘制作利器。本文将详细介绍Rufus的下载、各项参数设置以及如何利用它制作Windows和Linux启动盘,并辅以常见问题解答,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份全面的使用指南。

一、Rufus简介:为何选择它?

Rufus(全称:Reliable USB Formatting Utility, with Source)是一个用于格式化和创建可引导USB闪存驱动器(如U盘、记忆棒等)的实用工具。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小巧高效:Rufus的执行文件极小,通常只有几MB,无需安装,下载后即可运行。其制作启动盘的速度相较于同类工具(如UNetbootin, Universal USB Installer, Windows USB/DVD Download Tool等)往往更快。
  2. 功能全面:支持多种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s)如SYSLINUX, GRUB, UEFI:NTFS等,支持多种分区方案(MBR, GPT)和目标系统类型(BIOS, UEFI)。
  3. 广泛的ISO支持:几乎支持所有主流的Windows和Linux发行版的ISO镜像文件,以及其他可引导的ISO文件(如一些工具盘、PE系统)。
  4. 开源免费:Rufus是完全免费的,并且其源代码在GPLv3许可下开放,用户可以自由使用和修改。
  5. 用户友好:界面简洁直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同时,高级用户也能找到满足其需求的详细设置选项。
  6. 多语言支持:内置多种语言界面,包括简体中文。

因此,无论您是想制作一个标准的Windows安装U盘,还是想创建一个便携的Linux Live USB,亦或是制作一个包含各种系统维护工具的启动盘,Rufus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二、下载Rufus

获取Rufus的最佳途径是其官方网站,以确保下载到的是最新、最安全版本。

  1. 访问官网:在浏览器中输入 rufus.ie 进入Rufus官方网站。
  2. 选择版本

    • Rufus Standard (标准版):这是最常见的版本,下载后是一个 .exe 可执行文件,直接运行即可。
    • Rufus Portable (便携版):此版本会将配置文件保存在程序同目录下,方便在不同电脑上保持设置一致性,同样是 .exe 文件。
    • 其他版本:有时官网还会提供针对特定操作系统架构(如ARM64)的版本,普通用户选择Standard或Portable即可。
  3. 下载:点击相应版本的下载链接,将其保存到您的电脑上。建议创建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此类工具。

安全提示:请务必从官方网站下载Rufus。避免从第三方下载站下载,以免获取到捆绑恶意软件或过期版本的程序。

三、Rufus界面与核心参数详解

运行Rufus后,您会看到一个简洁的界面。让我们逐一了解各个选项的含义和作用:

(一) 设备 (Device)
此下拉列表会显示当前连接到计算机的所有可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
* 操作:插入您的U盘,Rufus通常会自动检测并选中它。如果连接了多个U盘,请务必在此处选择正确的U盘,因为后续操作会格式化该U盘,导致数据丢失。
* 注意:如果U盘未显示,尝试重新插拔或点击旁边的刷新按钮。确保U盘容量足够容纳您要制作的操作系统镜像。

(二) 引导类型选择 (Boot selection)
这里选择您要用来制作启动盘的源文件。
* 选项
* 不可引导 (Non bootable):仅格式化U盘,不写入引导信息。
* FreeDOS:创建一个可引导的DOS环境U盘,适用于运行一些旧的DOS程序或BIOS更新工具。
* 磁盘或ISO镜像 (Disk or ISO image) (请选择):这是最常用的选项。点击右侧的“选择 (SELECT)”按钮,浏览并选择您已经下载好的Windows或Linux的ISO镜像文件。
* Syslinux / GRUB:如果选择这些,Rufus会下载对应的引导加载程序版本。

(三) 镜像选项 (Image option) – 仅当选择Windows ISO时出现
* 标准Windows安装 (Standard Windows installation):创建标准的Windows安装U盘,用于全新安装或升级Windows。
* Windows To Go:创建一个可从U盘直接运行的完整Windows环境。这需要Windows企业版或教育版的ISO,并且对U盘的读写速度有较高要求(建议使用USB 3.0及以上的高速U盘)。

(四) 分区方案 (Partition scheme)
这是制作启动盘时至关重要的设置,直接关系到U盘能否在目标计算机上成功引导。
* MBR (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是传统的分区方案。适用于较老的计算机,通常配合BIOS引导模式。
* GPT (GUID Partition Table):全局唯一标识分区表,是较新的分区方案,支持大于2TB的硬盘和超过4个主分区。通常配合UEFI引导模式。

*   **如何选择?**
    *   如果您的目标计算机使用**传统BIOS**或者**UEFI下的CSM兼容模式**启动,选择 **MBR**。
    *   如果您的目标计算机使用**纯UEFI模式**启动,选择 **GPT**。
    *   现代计算机(大约2012年以后生产)大多支持并默认使用UEFI,因此GPT是更现代的选择。如果不确定,可以先尝试GPT;若启动失败,再尝试MBR。您也可以进入目标计算机的BIOS/UEFI设置界面查看其支持的引导模式。

(五) 目标系统 (Target system)
此选项会根据您选择的“分区方案”自动调整,但有时也需要手动确认。
* 当分区方案为MBR时:目标系统通常是“BIOS (或 UEFI-CSM)”,意味着U盘可以被传统BIOS识别,或者在UEFI固件下开启了CSM (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 兼容模式时被识别。
* 当分区方案为GPT时:目标系统通常是“UEFI (非 CSM)”,意味着U盘仅为纯UEFI模式设计。

(六) 显示高级驱动器属性 (Show advanced drive properties) – 可选
点击小箭头展开。
* 列出USB硬盘驱动器 (List USB hard drives):默认不勾选。如果勾选,Rufus会列出USB外置硬盘,请谨慎操作,避免误选导致数据丢失。
* 为旧BIOS添加修复补丁 (Add fixes for old BIOSes):包含一些针对非常老旧BIOS的兼容性修复,一般不需要勾选。

(七) 卷标 (Volume label)
U盘制作完成后在“我的电脑”中显示的名称。Rufus通常会根据ISO镜像的名称自动填充,您也可以自定义。

(八) 文件系统 (File system)
指U盘被格式化成的文件系统类型。
* FAT32:兼容性最好,几乎所有操作系统和设备都支持。但其缺点是不支持大于4GB的单个文件。如果您的Windows ISO镜像中的install.wiminstall.esd文件大于4GB,则不能使用FAT32(除非Rufus采用特殊方法分割文件,或者您选择NTFS)。对于大多数Linux Live USB,FAT32是常用且推荐的选择。
* NTFS:Windows的原生文件系统,支持大文件,但macOS对其写入支持不佳,某些Linux系统可能需要额外配置才能完美读写。制作Windows安装盘时,如果install.wim大于4GB,NTFS是首选。
* UDF (Universal Disk Format):一种通用的光盘文件系统,较少用于U盘启动盘。
* exFAT:是FAT32的改进版,支持大文件,且跨平台兼容性优于NTFS(Windows, macOS, Linux均良好支持)。是一个折中的好选择,但某些非常老的设备可能不支持。

*   **选择建议**:
    *   **Linux启动盘**:通常选择 **FAT32**。
    *   **Windows启动盘**:如果ISO内`sources\install.wim`文件小于4GB,可选FAT32或NTFS。如果大于4GB,必须选**NTFS**(或让Rufus自动处理)。对于UEFI启动,有时FAT32更受青睐,Rufus可能会创建一个小的FAT32分区用于引导,而实际安装文件放在NTFS分区。

(九) 簇大小 (Cluster size)
文件系统分配磁盘空间的最小单位。通常保持默认即可。更改此值对启动盘制作影响不大,除非您有特定需求。

(十) 显示高级格式化选项 (Show advanced format options) – 可选
点击小箭头展开。
* 快速格式化 (Quick format):默认勾选。仅删除文件分配表,格式化速度快。取消勾选会执行完整格式化,耗时较长,但会检查坏道。
* 创建扩展标签和图标文件 (Create extended label and icon files):会在U盘根目录生成autorun.infrufus.ico文件,使U盘在Windows下显示自定义图标和标签。
* 检查设备坏道 (Check device for bad blocks):选择此项会在格式化时扫描U盘是否有物理损坏的扇区。非常耗时,一般在怀疑U盘有问题时才使用。可以选择1到4遍扫描。

(十一) 状态栏与开始按钮
* 状态栏:显示Rufus当前的操作进度和信息。
* 日志:右下角有一个小图标,点击可以打开日志窗口,查看详细的操作记录,有助于排错。
* 开始 (START):所有设置完成后,点击此按钮开始制作启动盘。
* 关闭 (CLOSE):退出Rufus程序。

四、实战:制作Windows启动盘

假设您已下载好Windows 10或Windows 11的ISO镜像文件。

  1. 准备工作

    • 准备一个容量至少为8GB的U盘 (建议16GB或更大,特别是对于包含多个版本或更新的Windows ISO)。
    • 重要:备份U盘中所有重要数据,因为制作过程会将其完全格式化。
    • 下载最新的Windows ISO镜像文件(可从微软官网获取Media Creation Tool制作ISO,或直接下载VLSC/MSDN版本的ISO)。
  2. 运行Rufus并配置参数

    • 插入U盘,打开Rufus。
    • 设备:确保选择了正确的U盘。
    • 引导类型选择:点击“选择”,找到并选中您的Windows ISO文件。
    • 镜像选项:一般选择“标准Windows安装”。
    • 分区方案
      • 对于较新的电脑 (支持UEFI):选择 GPT
      • 对于较老的电脑 (仅支持BIOS或UEFI+CSM):选择 MBR
    • 目标系统:通常会自动根据分区方案调整为“UEFI (非 CSM)”或“BIOS (或 UEFI-CSM)”。
    • 卷标:可自定义,如“Win11_Install”。
    • 文件系统
      • 如果ISO中的install.wiminstall.esd大于4GB,必须选择 NTFS。Rufus通常会自动检测并推荐。
      • 如果小于4GB,FAT32或NTFS均可,但NTFS更常见于Windows安装盘。
      • 注意:如果选择GPT分区方案,Rufus可能会智能地创建一个小的FAT32引导分区和一个大的NTFS数据分区来存放Windows安装文件,以确保UEFI兼容性(尤其是对于需要Secure Boot的场景)。
    • 簇大小:保持默认。
    • 高级选项一般保持默认。
  3. 开始制作

    • 点击“开始 (START)”按钮。
    • Windows用户体验自定义 (Windows User Experience):如果制作的是Windows 10/11启动盘,Rufus可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供一些自定义选项,例如:
      • 移除对于需要4GB+内存、安全启动和TPM 2.0的限制 (对Win11安装在不完全符合硬件要求的旧电脑上非常有用)。
      • 移除对于需要Microsoft账户的限制 (允许创建本地账户)。
      • 创建同此用户名的本地账户
      • 设置同此计算机的区域选项
      • 禁止数据收集 (跳过隐私问题)
        根据您的需求勾选,然后点击“OK”。
    • 警告:Rufus会再次弹出警告,提示U盘上的所有数据都将被销毁。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 (OK)”。
  4. 等待完成

    • Rufus开始格式化U盘、复制ISO文件内容并写入引导信息。状态栏会显示进度。
    • 此过程耗时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具体取决于ISO文件大小、U盘读写速度以及计算机USB接口速度。
    • 当状态栏显示“准备就绪 (READY)”并且进度条变为绿色充满时,表示启动盘制作完成。
  5. 完成:点击“关闭 (CLOSE)”按钮,安全弹出U盘。您的Windows启动盘已制作完毕。

五、实战:制作Linux启动盘

制作Linux启动盘(如Ubuntu, Mint, Fedora, Debian等)的过程与Windows类似,但有些许差异。

  1. 准备工作

    • 准备一个U盘 (容量根据Linux发行版ISO大小而定,通常4GB或8GB已足够)。
    • 重要:备份U盘中所有重要数据。
    • 下载您选择的Linux发行版的ISO镜像文件 (通常从其官方网站获取)。
  2. 运行Rufus并配置参数

    • 插入U盘,打开Rufus。
    • 设备:确保选择了正确的U盘。
    • 引导类型选择:点击“选择”,找到并选中您的Linux ISO文件。
    • 镜像选项:此项对于Linux ISO通常不出现或自动处理。
    • 分区方案
      • 现代计算机推荐 GPT (配合UEFI)。
      • 老旧计算机或需要更广泛兼容性时可选 MBR (配合BIOS/UEFI-CSM)。
    • 目标系统:相应地会是“UEFI (非 CSM)”或“BIOS (或 UEFI-CSM)”。
    • 卷标:可自定义,如“Ubuntu_22_04_Live”。
    • 文件系统:通常推荐 FAT32,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跨平台兼容性,且多数Linux Live ISO不包含大于4GB的单文件。某些情况下,如果ISO包含特殊结构或需要在U盘上创建持久化存储分区,Rufus可能会有特定推荐或自动选择。
    • 簇大小:保持默认。
  3. 持久化存储 (Persistence) – 可选但重要

    • 对于某些Linux Live USB (如Ubuntu, Mint),Rufus支持创建持久化分区。这意味着您在Live USB环境中进行的更改(如安装软件、保存文件、更改设置)可以在下次从该U盘启动时保留下来。
    • 当您选择支持持久化的Linux ISO后,在“文件系统”下方可能会出现一个“持久化分区大小 (Persistent partition size)”的滑块。
    • 您可以拖动滑块设置持久化空间的大小(最小几百MB,最大可达U盘剩余空间)。0表示不创建持久化分区。
    • 注意:并非所有Linux ISO都支持此功能,也不是所有Rufus版本都能完美处理所有发行版的持久化。
  4. 开始制作

    • 点击“开始 (START)”按钮。
    • ISOHybrid镜像写入模式提示:如果 Rufus 检测到您选择的是一个 ISOHybrid 镜像(多数现代Linux ISO都是这种格式),它会询问写入模式:
      • 以ISO镜像模式写入 (推荐) (Write in ISO Image mode (Recommended)):此模式通常能更好地保留ISO的原始结构,并且与持久化存储兼容性更好。
      • 以DD镜像模式写入 (Write in DD Image mode):此模式会将ISO镜像按扇区完整复制到U盘,类似于Linux下的dd命令。有时对于某些特殊ISO或特定硬件兼容性问题,DD模式可能更有效,但通常ISO模式是首选。
        选择推荐的“ISO镜像模式”,然后点击“确定 (OK)”。
    • 警告:Rufus会提示U盘数据将被销毁。确认后点击“确定 (OK)”。
    • 下载依赖文件:如果选择了ISO模式,Rufus可能需要下载特定版本的Syslinux或GRUB引导加载程序文件。如果弹出提示,请允许下载。确保您的电脑已联网。
  5. 等待完成

    • Rufus开始制作过程。状态栏显示进度。
    • 完成后,状态栏显示“准备就绪 (READY)”。
  6. 完成:点击“关闭 (CLOSE)”,安全弹出U盘。您的Linux启动盘已制作完成。

六、如何使用制作好的启动盘

  1. 进入BIOS/UEFI设置

    • 将制作好的启动U盘插入目标计算机。
    • 重启或开机。在计算机启动初期(通常是显示品牌Logo时),反复按下特定按键进入BIOS/UEFI设置界面。常用按键有:Del, F2, F10, F12, Esc (具体按键因主板品牌和型号而异,请留意屏幕提示或查阅主板手册)。
  2. 修改启动顺序 (Boot Order/Boot Priority)

    • 在BIOS/UEFI设置中,找到“Boot”、“Boot Order”、“Boot Priority”或类似选项。
    • 将USB设备(可能会显示为U盘品牌型号、USB HDD、Removable Device等)调整为第一启动项。
    • 对于UEFI系统:有时可以直接在启动菜单中选择UEFI引导的U盘项 (如 “UEFI: [U盘名称]”)。
    • 安全启动 (Secure Boot):如果制作的是Windows启动盘且目标系统开启了Secure Boot,通常可以直接启动。如果制作的是某些Linux启动盘,可能需要暂时禁用Secure Boot才能成功引导,或者确保Linux发行版支持Secure Boot。
  3. 保存并退出 (Save and Exit)

    • 通常是按F10键,然后选择“Yes”保存更改并重启计算机。
  4. 从U盘启动

    • 计算机重启后,如果设置正确,它将从U盘启动,进入Windows安装程序界面或Linux Live环境/安装界面。
  5. 安装完成后恢复启动顺序:系统安装完毕后,建议重新进入BIOS/UEFI设置,将硬盘(SSD/HDD)恢复为第一启动项,以加快后续开机速度并避免不必要的U盘引导。

七、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 (FAQ)

  • Q1: Rufus无法检测到我的U盘?

    • A1: 确保U盘已正确插入。尝试更换USB接口(如从USB 3.0换到USB 2.0,或反之)。重启Rufus。如果U盘在“我的电脑”中可见但Rufus中不可见,尝试在Rufus高级驱动器属性中勾选“列出USB硬盘驱动器”(但要小心选择)。检查U盘本身是否损坏。
  • Q2: 制作完成后U盘无法启动?

    • A2:
      • 分区方案/目标系统错误:这是最常见原因。请确认目标计算机的引导模式(BIOS/Legacy 或 UEFI)并使用Rufus选择正确的分区方案(MBR对应BIOS,GPT对应UEFI)。
      • ISO文件损坏:重新下载ISO镜像文件,并最好校验其哈希值 (MD5/SHA256) 是否与官方提供的一致。
      • BIOS/UEFI设置问题:确保已正确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项。对于UEFI,可能需要选择正确的UEFI引导项。Secure Boot可能需要禁用(特别是某些Linux)。
      • U盘问题:尝试更换一个质量较好的U盘。
      • USB接口问题:尝试不同的USB接口。
  • Q3: 制作速度非常慢?

    • A3: 可能原因包括:U盘本身读写速度慢(尤其是老旧的USB 2.0 U盘)、计算机USB接口性能不佳、ISO文件过大、或者取消了“快速格式化”并选择了“检查设备坏道”。使用高速USB 3.0/3.1 U盘和接口可以显著提升速度。
  • Q4: Rufus提示“镜像过大,无法适应所选文件系统”或类似错误?

    • A4: 通常发生在选择FAT32文件系统,但Windows ISO中的install.wim文件大于4GB时。此时应选择NTFS文件系统。Rufus新版本通常能智能处理此问题。
  • Q5: 制作Linux启动盘时,选择ISO模式还是DD模式?

    • A5: 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Rufus推荐的“ISO镜像模式”。它通常兼容性更好,并且支持持久化存储等高级功能。仅在ISO模式无法启动或特定ISO明确要求DD模式时,才考虑DD模式。DD模式写入后,U盘可能在Windows下显示不正常或容量变小,这是正常的,因为其分区结构可能不被Windows完全识别。
  • Q6: Windows To Go制作失败或运行缓慢?

    • A6: Windows To Go对U盘性能要求很高。必须使用经过微软认证的WTG U盘或至少是高速USB 3.0/3.1 U盘(最好是SSD级别的)。普通U盘性能不足,会导致制作失败或运行极其卡顿。同时,需要企业版或教育版Windows ISO。

八、总结

Rufus凭借其简洁、高效、强大且免费的特性,无疑是制作Windows和Linux启动盘的瑞士军刀。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您已经对Rufus的下载、各项参数设置以及具体操作流程有了深入的理解。无论是系统重装、升级、救援,还是探索Linux世界,掌握Rufus都将使这些任务变得轻松快捷。记住,在操作前务必备份U盘数据,并根据目标计算机的特性正确选择分区方案和目标系统,这是确保启动成功的关键。祝您使用愉快!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