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 Studio:最受欢迎的直播录屏工具使用指南 – wiki基地


OBS Studio:最受欢迎的直播录屏工具使用指南

在数字内容创作日益繁荣的今天,直播和屏幕录制已成为许多人分享知识、娱乐大众或记录重要时刻的重要方式。无论是游戏主播、在线教育者、软件教程制作者,还是简单的视频通话记录者,都需要一款强大、灵活且易于使用的工具。在这众多工具中,OBS Studio 无疑是脱颖而出、受到全球用户广泛青睐的佼佼者。

什么是 OBS Studio?

OBS Studio(全称 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 Studio)是一款免费、开源、跨平台的直播推流与屏幕录制软件。它支持 Windows、macOS 和 Linux 操作系统,凭借其强大的功能、高度的可定制性以及活跃的社区支持,成为了无数内容创作者的首选工具。与许多商业软件不同,OBS Studio 不收取任何费用,没有水印,不限制功能,这使得它成为预算有限或追求自由软件用户的理想选择。

OBS Studio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场景(Scenes)”和“源(Sources)”的灵活组合能力。通过将各种“源”(如屏幕捕捉、摄像头、图像、文字、网页、音频输入等)添加到不同的“场景”中,用户可以轻松创建复杂且专业的直播或录制画面布局,并在直播或录制过程中流畅地切换这些场景,实现多样的内容展示。

本文将带您从零开始,深入了解 OBS Studio 的安装、基本界面、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配置其强大的功能来实现高质量的直播和屏幕录制。

第一步:下载与安装

作为一款免费软件,OBS Studio 的获取非常简单。

  1. 访问官方网站: 始终从 OBS Studio 的官方网站(https://obsproject.com/)下载软件。这能确保您获得的是最新、最安全、最稳定的版本,避免下载到捆绑恶意软件或过时的非官方版本。
  2. 选择操作系统: 在官网首页,您会看到针对 Windows、macOS 和 Linux 三个平台的下载选项。点击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图标进行下载。
  3. 运行安装程序: 下载完成后,找到下载的文件(通常是 .exe 文件在 Windows 上,.dmg 文件在 macOS 上),双击运行安装程序。
  4. 安装过程:
    • Windows: 遵循安装向导提示,同意许可协议,选择安装位置(通常使用默认位置即可),选择是否安装额外的插件(如果需要,但初学者可以先跳过),然后点击安装。
    • macOS: 打开下载的 .dmg 文件,将 OBS Studio 图标拖拽到“应用程序”文件夹中。
    • Linux: 根据您使用的 Linux 发行版,官网会提供不同的安装方式,通常是使用软件包管理器(如 apt、dnf、pacman)或 PPA。按照官网的指引在终端中执行命令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您就可以启动 OBS Studio 了。

第二步:初识 OBS Studio 界面

首次打开 OBS Studio,您可能会看到一个包含多个区域的复杂窗口。别担心,一旦了解了每个区域的功能,您会发现它的逻辑非常清晰。OBS Studio 的主界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面板:

  1. 预览窗口 (Preview Area): 位于界面的顶部中央。这是您直播或录制输出画面的实时预览。您可以在这里调整“源”的位置、大小、旋转等,看到它们如何呈现在最终的画面中。当您在 Studio Mode(工作室模式)下时,预览窗口会分裂为两个:左侧是您正在编辑的“场景”(Preview),右侧是当前正在直播或录制中的“场景”(Program),中间有切换按钮。
  2. 场景面板 (Scenes Panel): 位于界面的左下方。这个面板列出了您创建的所有“场景”。“场景”是您不同的画面布局集合。例如,您可以创建一个名为“主直播”的场景,包含游戏画面、摄像头和聊天框;创建一个名为“休息中”的场景,包含一张图片和背景音乐;创建一个名为“直播结束”的场景,包含您的社交媒体信息。您可以通过点击列表中的场景名称来切换预览窗口的内容。
  3. 源面板 (Sources Panel): 位于场景面板的右侧。这个面板显示了当前选中的“场景”中包含的所有“源”。“源”是构成您画面的基本元素,可以是任何你想在画面中显示或播放的内容(屏幕捕捉、摄像头、图片、文字、音频等等)。您可以在这里添加、删除、复制、重命名、调整顺序或设置“源”的属性。
  4. 混音器面板 (Mixer Panel): 位于源面板的下方。这个面板用于管理您所有的音频输入和输出设备。每个音频源(如麦克风、桌面音频)都会在这里显示为一个音量推子。您可以在这里调节每个音频源的音量、静音、或点击齿轮图标进入“高级音频属性”或添加“音频滤镜”。监控音频电平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声音不太大导致失真,也不太小听不清。
  5. 场景过渡面板 (Scene Transitions Panel): 位于混音器面板的右侧。这个面板允许您在切换“场景”时选择并设置过渡效果,比如简单的“剪切”(Cut) 或平滑的“渐变”(Fade)。您可以调整过渡效果的持续时间。
  6. 控制面板 (Controls Panel): 位于界面的右下方。这个面板包含 OBS Studio 的主要操作按钮:
    • Start Streaming (开始推流): 开始您的直播。
    • Start Recording (开始录制): 开始屏幕录制。
    • Start Virtual Camera (启动虚拟摄像机): 将 OBS 的输出画面作为虚拟摄像头供其他软件使用(如 Zoom, Meet)。
    • Studio Mode (工作室模式): 切换到双预览模式,方便预设下一个场景并进行平滑切换。
    • Settings (设置): 打开 OBS Studio 的详细配置窗口,您将在这里进行大部分重要的设置。
    • Exit (退出): 关闭 OBS Studio。
  7. 状态栏 (Status Bar): 位于窗口的最底部。显示当前的状态信息,如推流状态(是否连接成功、丢帧率)、录制状态、CPU 使用率、FPS(帧率)以及当前分辨率等。这对于监控直播或录制的性能非常有用。

第三步:核心概念详解:场景与源

理解“场景”和“源”是掌握 OBS Studio 的关键。

场景 (Scenes):

想象一下,您的直播或录制就像一场演出,而每个“场景”就是这场演出的一个不同幕布或环节。

  • 定义: 场景是多个“源”的集合,它定义了某一时刻您的输出画面看起来是什么样子。
  • 作用: 允许您快速切换不同的画面布局。比如,您可以在“游戏场景”和“只是聊天(Just Chatting)场景”之间一键切换,而不需要手动调整每个源。
  • 管理: 在场景面板中,您可以使用下方的 + 按钮添加新场景,使用 - 按钮删除选中场景,使用向上/向下箭头调整场景顺序,或右键点击场景进行重命名、复制等操作。
  • 示例:
    • 场景 1: 直播开始 (包含一张标题图片、背景音乐)
    • 场景 2: 游戏画面 (包含游戏捕捉、摄像头、聊天框、通知框)
    • 场景 3: 休息时间 (包含一张“稍后回来”图片、倒计时、背景音乐)
    • 场景 4: 直播结束 (包含感谢图片、社交媒体信息)

源 (Sources):

“源”是构成“场景”的基本元素,是您想要在画面中显示或播放的具体内容。

  • 定义: 源是各种媒体输入、设备捕捉或视觉元素的代表。
  • 作用: 将不同的内容添加到您的场景中,并通过调整它们的大小、位置、顺序来实现您想要的画面布局。
  • 管理: 在源面板中,确保您选中了要编辑的场景。使用下方的 + 按钮添加新源,使用 - 按钮删除选中源,使用向上/向下箭头调整源的叠放顺序(列表顶部的源会显示在画面最上层),点击眼睛图标可以隐藏/显示某个源,点击锁图标可以锁定源的位置防止误触。右键点击源可以进行属性设置、滤镜添加、转换(调整大小、旋转等)等操作。
  • 常见源类型及其用途:
    • 显示器捕捉 (Display Capture): 捕捉您的整个电脑屏幕。适用于演示整个桌面操作。注意如果有多显示器,可以选择捕捉哪一个。
    • 窗口捕捉 (Window Capture): 捕捉某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窗口,即使窗口被其他窗口覆盖也不会影响捕捉。适用于只展示某个软件界面。
    • 游戏捕捉 (Game Capture): 专门用于捕捉全屏运行的游戏画面。相比窗口捕捉或显示器捕捉,游戏捕捉通常性能更好,对游戏帧率影响更小,并且能捕捉某些特定渲染模式的游戏。推荐用于捕捉游戏。
    • 视频捕捉设备 (Video Capture Device): 捕捉摄像头、采集卡等硬件设备的视频输入。用于添加您的摄像头画面、连接单反相机作为摄像头、或捕捉游戏主机画面(通过采集卡)。
    • 图像 (Image): 添加静态图片文件(如 PNG, JPG, GIF)。用于添加 logo、背景图片、表情包等。
    • 图像幻灯片 (Image Slide Show): 循环播放一组图片。
    • 媒体源 (Media Source): 播放本地视频或音频文件。
    • 文本 (GDI+) (Text (GDI+)): 在画面中添加静态或动态的文字。可以用来显示标题、信息等。
    • 浏览器 (Browser): 在画面中嵌入一个网页或基于网页的技术(如 HTML/CSS/JavaScript)制作的直播插件(如捐赠提示、聊天框、关注者提醒等)。这是实现各种直播互动组件的关键。
    • 音频输入捕捉 (Audio Input Capture): 捕捉麦克风、线路输入等音频输入设备的音频。这是您添加麦克风声音的方式。
    • 音频输出捕捉 (Audio Output Capture): 捕捉电脑播放的声音,即桌面音频。这是您添加游戏声音、音乐、系统提示音的方式。
    • 场景 (Scene): 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嵌入另一个完整的场景。这对于创建复杂布局或复用某些元素非常有用。
    • 色彩源 (Color Source): 添加一个纯色的矩形区域。可以用来制作背景、遮罩等。

第四步:配置 OBS Studio – 设置详解

点击控制面板中的“设置”按钮,会打开 OBS Studio 的核心配置窗口。这里有很多选项,但我们将专注于直播和录制最关键的设置。

通用 (General):

  • 这里包含语言选择、主题、输出文件的命名格式等基本设置。通常保持默认即可。

推流 (Stream):

这是设置直播平台连接的地方。

  • 服务 (Service): 从下拉菜单中选择您要推流的平台,如 Twitch, YouTube, Facebook Live, Custom (自定义)等。
  • 服务器 (Server): 大部分平台会提供多个推流服务器,选择离您地理位置最近的通常能获得更好的连接稳定性。如果选择了自定义服务,需要手动填写服务器地址。
  • 推流密钥 (Stream Key): 这是您直播频道的唯一标识符,用于告诉平台您是哪个频道在推流。您需要登录到您的直播平台的账户设置页面获取这个密钥。切记不要将推流密钥泄露给任何人! 大多数平台允许您随时重置推流密钥。

输出 (Output):

这是关于直播和录制质量及性能最重要的设置区域。有两种模式:简洁 (Simple)高级 (Advanced)。强烈建议切换到 高级 模式,以便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切换到“高级”模式后,“输出”设置会分为“推流”和“录制”等多个标签页。

输出 – 推流标签页 (Output – Streaming Tab):

这些设置决定了您的直播质量和对电脑性能及网络带宽的要求。

  • 音频轨道 (Audio Track): 选择用于直播的音频轨道。通常选择轨道 1。
  • 编码器 (Encoder): 这是最重要的设置之一。它决定了使用什么硬件或软件来压缩您的视频画面。
    • 软件 (x264): 使用您的 CPU 进行编码。通常能提供最佳的视频质量,但对 CPU 性能要求很高。如果您的 CPU 性能强大且有余力,可以选择此选项。
    • 硬件 (Hardware): 利用您显卡内置的编码器。常见的有:
      • NVIDIA NVENC: 适用于 NVIDIA GeForce/Quadro 显卡。性能开销低,对 CPU 影响小,且近年来质量已非常接近 x264。推荐游戏主播使用,可以将编码任务交给显卡,减轻 CPU 负担。
      • AMD AMF: 适用于 AMD Radeon 显卡。
      • Intel Quick Sync Video (QSV): 适用于带有集成显卡的 Intel CPU。
        选择硬件编码器通常能显著降低对电脑整体性能的要求,让您可以将更多资源用于游戏或运行其他程序。请根据您的硬件选择可用的硬件编码器。
  • 强制使用推流服务编码器设置 (Enforce streaming service encoder settings): 勾选此项会让 OBS 遵循您所选推流平台推荐的设置。初学者可以勾选,但手动设置通常更灵活。
  • 重新缩放输出 (Rescale Output): 如果您直播的分辨率(输出分辨率)与您的基础分辨率不同,可以在这里进行设置。但更推荐在“视频”设置中进行。
  • 码率控制 (Rate Control):
    • CBR (Constant Bitrate – 固定码率): 大多数直播平台要求使用 CBR。这意味着您的直播数据传输速率会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这是保证直播流畅稳定性的首选。
    • 其他选项如 VBR, CQP, CRF 主要用于录制。直播通常选择 CBR。
  • 码率 (Bitrate): 这是决定您直播画质的关键参数之一,单位通常是 kbps (千比特每秒)。更高的码率意味着传输更多的数据,通常画质更好,但也需要更高的上传带宽。
    • 重要性: 您的上传网速必须持续高于您设定的码率,否则会导致严重的丢帧和卡顿。
    • 推荐值: 这取决于您的输出分辨率、帧率和上传网速。
      • 720p@30fps: 2500-4000 kbps
      • 720p@60fps: 3500-5000 kbps
      • 1080p@30fps: 3500-5000 kbps
      • 1080p@60fps: 4500-6000+ kbps (大型平台如 Twitch/YouTube 建议上限可能更高)
    • 测试: 使用 Speedtest 等工具测试您的上传速度,并留出至少 20-30% 的余量给其他网络活动。不要设置超过您实际上传速度的码率。
  • 关键帧间隔 (Keyframe Interval): 单位为秒。大多数平台推荐设置为 2 秒。
  • 预设 (Preset) / 使用方式 (Usage) / 性能 (Performance): 这些设置影响编码器在速度和质量之间的权衡。越高质量的预设通常需要越多的 CPU/GPU 资源。对于硬件编码器(NVENC),通常可以选择 Performance, Quality, Max Quality 等。对于 x264,有 fast, medium, slow, veryslow 等。选择一个能在保证性能流畅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画质的选项。建议从一个中等选项开始,然后根据性能反馈进行调整。
  • 配置 (Profile) / 等级 (Level): 通常保持默认(如 high 或 main)即可。

输出 – 录制标签页 (Output – Recording Tab):

这些设置决定了您的录制文件的质量、格式和保存位置。与直播不同,录制不需要考虑上传带宽限制,因此通常可以使用更高的质量设置。

  • 类型 (Type): 通常选择“标准输出文件”(Standard)。
  • 录像路径 (Recording Path): 选择您的录制文件保存的文件夹。确保选择的磁盘空间充足。
  • 录像格式 (Recording Format):
    • MKV: 强烈推荐使用 MKV 格式。 即使 OBS 或您的电脑在录制过程中崩溃,已经录制的部分视频数据也不会丢失。
    • MP4: 虽然兼容性更好,但如果在录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如 OBS 崩溃、断电),整个文件可能会损坏,无法恢复。
    • 注意: 如果您需要 MP4 格式(例如用于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在录制完成后,在 OBS 的菜单栏选择 文件 (File) -> Remux Recordings (混流录像),将 MKV 文件无损转换为 MP4 格式。
  • 音频轨道 (Audio Track): 您可以录制多个音频轨道。例如,轨道 1 包含桌面音频和麦克风,轨道 2 只包含麦克风。这在后期编辑时非常有用,可以单独调整或静音某个音源。
  • 编码器 (Encoder): 同样可以选择软件 (x264) 或硬件编码器。由于不考虑上传带宽,录制时通常可以尝试使用更高的质量预设或不同的码率控制方式。
  • 重新缩放输出 (Rescale Output): 如果需要录制与基础分辨率不同的尺寸,可以在这里设置。
  • 码率控制 (Rate Control):
    • CBR (Constant Bitrate): 也可以用于录制,但可能文件大小较大且在复杂场景下画质不如其他模式。
    • VBR (Variable Bitrate): 码率会根据画面复杂程度动态调整。文件大小通常比 CBR 小,画质在变化较少的场景更好。
    • CQP (Constant Quantization Parameter) / CRF (Constant Rate Factor): 这两种模式(具体名称取决于编码器) aim to achieve a consistent quality rather than a consistent bitrate. This usually results in higher quality recordings for a given file size range, but the final file size is less predictable. For high-quality recording, CQP/CRF is often preferred over CBR/VBR, if available for your encoder. 值越低质量越高,文件越大。
  • 码率 (Bitrate) / QP / CRF: 根据您选择的码率控制模式,设置相应的数值。对于录制,如果选择 CBR/VBR,码率可以设得比直播高很多(例如 10000-50000 kbps 甚至更高,取决于您的硬盘写入速度和编码能力)。如果选择 CQP/CRF,较低的数值(如 CQP 20 或 CRF 20-23)通常能提供很好的平衡。
  • 预设 (Preset) / 使用方式 (Usage): 同直播设置,选择一个平衡质量和性能的选项。录制时可以尝试使用更慢/更高质量的预设。

音频 (Audio):

  • 采样频率 (Sample Rate): 通常选择 44.1 kHz 或 48 kHz。大多数专业音频工作使用 48 kHz。
  • 声道 (Channels): 选择立体声 (Stereo)。
  • 桌面音频设备 (Desktop Audio Device): 选择您希望 OBS 捕捉电脑播放声音的默认设备(如您的扬声器或耳机)。您可以设置多个桌面音频设备。
  • 麦克风/辅助音频设备 (Mic/Auxiliary Audio Device): 选择您的麦克风。您可以设置多个麦克风设备。

配置了这里的默认音频设备后,它们会出现在混音器面板中。您也可以在混音器面板中为每个音频源添加滤镜或进行高级设置。

视频 (Video):

  • 基础(画布)分辨率 (Base (Canvas) Resolution): 这是您在 OBS 中布置场景时使用的画布尺寸,通常设置为您的显示器分辨率(例如 1920×1080 或 2560×1440)。预览窗口的大小与此分辨率一致。
  • 输出(缩放)分辨率 (Output (Scaled) Resolution): 这是您的直播或录制视频的最终输出分辨率。如果您的基础分辨率较高,而直播平台或录制需求是较低的分辨率(例如将 1440p 画面缩放到 1080p 进行直播),在这里设置。设置较低的输出分辨率可以减少编码压力和所需的码率。
  • 缩放滤镜 (Downscale Filter): 如果输出分辨率小于基础分辨率,OBS 需要进行缩放。
    • Bicubic (双三次, 锐化缩放, 16 采样): 质量较好,速度适中。
    • Lanczos (Lanczos, 锐化缩放, 32 采样): 通常提供最好的缩放质量,画面更锐利,但性能开销也最大。推荐使用。
    • Bilinear (双线性, 最快, 但模糊): 速度最快,但缩放后的画面会比较模糊。
  • 常用 FPS 值 (Common FPS Values): 选择您的直播或录制帧率。常见的有 30 fps 或 60 fps。更高的帧率使画面更流畅,尤其适用于游戏或快速运动的画面,但会显著增加编码压力和所需的码率/文件大小。根据您的硬件性能、内容类型和目标平台选择。

快捷键 (Hotkeys):

您可以为 OBS 中的各种操作设置全局快捷键,即使 OBS 不在活动窗口时也能触发。这非常实用!

  • 常见的快捷键设置包括:
    • 开始/停止推流
    • 开始/停止录制
    • 切换到某个场景 (例如 F1 切换到游戏场景,F2 切换到休息场景)
    • 静音/解除静音麦克风
    • 隐藏/显示某个源

合理设置快捷键可以极大地提升您的直播或录制工作效率。

高级 (Advanced):

这里包含一些更专业的设置,初学者通常可以保持默认。一些可能有用的设置包括:

  • 进程优先级 (Process Priority): 设置 OBS 进程相对于其他程序的优先级。设为 Above normal 或 High 可以让 OBS 优先获得 CPU 资源,减少卡顿,但可能影响其他程序的性能。
  • 渲染器 (Renderer): 通常使用默认的 Direct3D 11 (Windows) 或 OpenGL。
  • 色彩格式 (Color Format) / 色彩空间 (Color Space) / 色彩范围 (Color Range): 这些设置影响颜色精度。对于直播,通常使用 NV12, sRGB, Partial/Limited。对于录制,如果您需要进行专业的视频后期处理,可以考虑使用更高精度的格式如 I420, Rec. 709, Full。请确保您的播放器和编辑软件支持这些格式。
  • 网络 (Network): 包含网络缓冲、丢帧提示等。启用动态码率 (Dynamically change bitrate…) 功能可以在检测到网络拥堵时自动降低码率,有助于保持直播的连接,但画质会暂时下降。

第五步:音频管理与滤镜

音频是直播和录制中与视频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混音器面板让您可以精细控制每个音频源。

  • 音量推子: 上下拖动控制音量。观察旁边的电平条,理想状态下,您的声音(特别是麦克风)应该在黄色区域跳动,偶尔触及红色区域的顶端但不要持续顶满,以免失真。
  • 静音按钮: 点击扬声器图标静音/解除静音。
  • 齿轮图标: 点击可以访问:
    • 高级音频属性 (Advanced Audio Properties): 在这里可以单独设置每个音频源的音量、同步偏移(用于解决音画不同步)、监听(听到自己的声音)以及分配到哪些音频轨道。
    • 滤镜 (Filters): 这是优化音频质量的关键!常见的音频滤镜包括:
      • 降噪 (Noise Suppression): 消除背景噪音(如电脑风扇声、环境嗡嗡声)。推荐使用高质量的 RNNoise (Opus) 方法,效果通常比 Speex 更好。
      • 噪音门 (Noise Gate): 当音频信号低于设定的阈值时完全静音。用于在您不说话时消除背景噪音。需要精细调整开阈值和关阈值。
      • 压缩器 (Compressor): 减小音量较大声音和较小声音之间的差距,使整体声音听起来更均衡,同时可以防止音量过高导致失真。
      • 增益 (Gain): 简单地增加或减少音频源的音量。
      • 限制器 (Limiter): 一种特殊的压缩器,用于确保音频音量不会超过某个最大阈值,有效防止破音。

第六步:添加和配置源

在选择了场景后,您需要在源面板中添加并配置构成画面的各种源。

  1. 添加源: 在源面板下方点击 + 按钮,从列表中选择您需要的源类型。
  2. 命名源: 给源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例如“Logitech C920 摄像头”,“主显示器捕捉”,“游戏窗口:赛博朋克 2077”),方便管理。
  3. 配置属性: 添加源后,通常会自动弹出属性窗口,或者您可以右键点击源选择“属性”来配置。
    • 摄像头 (Video Capture Device): 选择设备(您的摄像头名称),设置分辨率/FPS(通常选择匹配您摄像头最高支持的或您输出分辨率的设置),可以调整色彩、对比度等设置,或使用自定义分辨率。
    • 显示器/窗口/游戏捕捉: 选择要捕捉的显示器、窗口或游戏进程。可以设置捕捉方法,以及是否捕捉光标。
    • 图像: 选择要显示的图片文件。
    • 文本: 输入要显示的文字,选择字体、颜色、大小等。
    • 浏览器: 输入要加载的 URL,设置宽度和高度。常用于加载 Streamlabs、StreamElements 等提供的直播提醒或聊天框 Widget URL。
  4. 调整布局: 添加源后,它们会出现在预览窗口中。点击源可以在预览窗口中拖动其位置,拖动边角可以调整大小,按住 Shift 拖动边角可以自由变形,按住 Alt 拖动边角可以裁剪源。右键点击源选择“转换”可以进行旋转、翻转、拉伸、居中等操作。
  5. 调整叠放顺序: 源面板中列表越靠上,在画面中就越靠前(会覆盖下层的源)。拖动源在列表中上下移动来调整它们的叠放顺序。摄像头通常放在游戏画面的上面,而聊天框或 Logo 通常放在最上面。
  6. 滤镜 (Source Filters): 除了音频源有滤镜,许多视觉源(如摄像头、游戏捕捉、图像等)也可以添加滤镜。右键点击源选择“滤镜”。常见的视觉滤镜包括:
    • 裁剪/填充 (Crop/Pad): 精确裁剪源的边缘。
    • 色彩修正 (Color Correction): 调整源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伽马等。
    • 色度键 (Chroma Key) / 亮度键 (Luma Key): 用于抠像,移除特定颜色(绿幕/蓝幕)或特定亮度范围的区域,让背景透明。是使用绿幕的关键。
    • LUT (Look-Up Table): 应用色彩查找表,可以快速改变画面风格,实现调色效果。
    • 滚动 (Scroll): 让图像或文本等源自动滚动起来(常用于跑马灯文字或滚动字幕)。

第七步:开始直播或录制

一切设置完毕后,您就可以开始直播或录制了。

  • 开始直播: 点击控制面板中的“开始推流”按钮。如果设置正确且网络连接正常,OBS 会尝试连接到您的推流服务器。状态栏会显示连接状态、当前码率、丢帧率、CPU 使用率等。密切关注状态栏,特别是丢帧率,如果持续很高(超过 1-2%),说明您的网络或设置可能存在问题(码率太高、网络不稳定)。
  • 开始录制: 点击控制面板中的“开始录制”按钮。状态栏会显示录制时长、文件大小以及 CPU 使用率等。同样关注 CPU 使用率,如果过高(持续接近 100%),可能导致画面卡顿或音频不同步。
  • 停止: 完成直播或录制后,点击相应的“停止推流”或“停止录制”按钮。录制文件将保存在您设置的路径。

第八步:性能监控与故障排除

即使设置得当,直播或录制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OBS Studio 提供了工具帮助您诊断。

  • 状态栏: 最直接的监控工具。
    • 丢帧率 (Dropped Frames): 显示因为网络不稳定或编码器过载而被丢弃的帧数占总帧数的百分比。高的丢帧率意味着观众看到的画面会卡顿。
      • 网络丢帧: 通常是上传带宽不足或网络不稳定。尝试降低码率,更换推流服务器,或检查网络连接。
      • 编码器丢帧: 通常是电脑性能不足,编码器无法处理输入的画面速度。尝试降低输出分辨率、FPS,或使用更高效的编码器/预设。
    • CPU 使用率: 显示 OBS 进程占用的 CPU 资源百分比。如果长时间接近 100%,可能导致系统整体变慢,甚至 OBS 自身出现问题。尝试优化源设置(减少复杂的源或滤镜),使用硬件编码器,或降低视频设置。
    • FPS: 显示 OBS 正在输出的帧率。如果远低于您设置的目标帧率,说明性能可能不足。
  • 日志文件 (Log Files): OBS 会记录详细的操作和错误信息。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在菜单栏选择 帮助 (Help) -> Log Files (日志文件) -> Upload Current Log File (上传当前日志文件),然后将生成的 URL 提交到 OBS 论坛或社区寻求帮助。日志文件包含了您的硬件信息、设置和遇到的具体错误,对诊断问题非常有价值。
  •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游戏无法捕捉 (黑屏): 尝试以管理员权限运行 OBS。在游戏捕捉源属性中尝试不同的捕捉模式(如 Specific Window, Capture any fullscreen application)。检查游戏是否以全屏模式运行,或尝试使用窗口捕捉/显示器捕捉(如果性能允许)。
    • 摄像头/采集卡无法显示: 确保设备已正确连接并安装了驱动程序。在视频捕捉设备源属性中确认选中了正确的设备,尝试停用/启用设备。
    • 音频设备无声或有杂音: 在混音器中确认设备被添加且未静音,检查音量推子是否太低。在系统声音设置中确认设备正常工作。在 OBS 中为音频源添加降噪或噪音门滤镜。
    • 音画不同步: 可以在高级音频属性中调整音频源的“同步偏移”来修正延迟。判断是音频快还是视频快,然后设置相应的正值或负值延迟。
    • 直播卡顿 (高丢帧): 检查网络连接和上传速度,降低码率。检查 CPU/GPU 使用率,降低视频设置或使用硬件编码器。
    • 录制卡顿 (跳帧): 检查 CPU/GPU 使用率,降低视频设置或使用硬件编码器/更快的预设。检查硬盘写入速度,尝试录制到更快的硬盘。确保录制格式选择了 MKV 以防止文件损坏。

第九步:进一步探索与进阶

掌握了 OBS Studio 的基础用法后,您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更强大的功能和社区资源:

  • 工作室模式 (Studio Mode): 提供一个单独的预览窗口,让您可以在不影响当前直播画面的情况下,编辑下一个场景,然后通过“过渡”按钮平滑地切换过去。对于需要频繁切换复杂场景的直播非常有用。
  • 嵌套场景: 在一个场景中添加另一个场景作为源。可以用来创建重复使用的元素组(如固定的信息显示区域)或实现更复杂的画面布局。
  • 滤镜组合: 为同一个源添加多个滤镜,按照顺序执行。
  • 插件 (Plugins): OBS Studio 支持丰富的第三方插件,可以扩展其功能,如 VST 音频插件、更多过渡效果、高级场景切换器、遥控功能等。您可以在 OBS 官网或社区论坛找到许多有用的插件。
  • 脚本 (Scripts): OBS 支持使用 Python 或 Lua 编写脚本,实现自动化任务或自定义功能。
  • Dock (窗口布局): 您可以自由拖动、停靠和调整各个面板的大小和位置,创建最适合您工作流程的界面布局。您还可以添加一些自定义的 Dock,例如显示 Twitch 聊天、活动列表等网页内容。
  • 社区支持: OBS Studio 拥有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用户和开发者社区。如果您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可以在 OBS 论坛、Reddit 社区或 Discord 服务器上提问。

结论

OBS Studio 作为一款免费开源的直播录屏工具,其功能之强大、灵活度之高令人印象深刻。从基本的屏幕捕捉、摄像头叠加,到复杂的场景切换、音频处理和性能优化,OBS Studio 提供了几乎所有您进行专业级直播和录制所需的工具。

虽然刚开始接触时可能会觉得有些复杂,但通过理解“场景”和“源”的核心概念,并逐步熟悉其设置面板,您就能充分发挥 OBS Studio 的潜力。最重要的是多加实践,尝试不同的设置和布局,找到最适合您的硬件和内容类型的配置。

无论是初次尝试直播录制的新手,还是寻求更强大工具的进阶用户,OBS Studio 都是一个值得投入时间学习和掌握的优秀选择。现在就开始您的 OBS Studio 之旅,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直播内容和屏幕录像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